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伪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其他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脾脏、胸腺、腔上囊及肠壁淋巴滤泡等淋巴组织坏死等。
病毒存在于病鸡的血液、粪便、嗉囊液、脾、肝、肾、肺、气管、骨髓及脑等,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骨髓含毒时间最长。
本病毒在鸡舍内能存活7周,鸡粪内于50C可存活5个半月,鸡肉尸内的病毒在15C可存活98天,骨髓内的病毒可存活天。新城疫病毒对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2%的氢氧化钠、1%来苏儿、3%石炭酸、1%~2%的甲醛溶液在几分钟内就能把它杀死。
各种年龄的鸡易感性也有差异,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高。新城疫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夏季发病减少,传统节日前后多发。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新城疫的病鸡,病鸡与健康鸡接触,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鸡的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病毒污染了饲料、饮水、地面、用具,经消化道感染。带病毒的尘埃、飞沫进入呼吸道,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
(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症状而迅速死亡。
(2)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C,食欲降低,精神委顿,不愿走动,垂头缩颈,眼半闭,状似昏睡。随着病程的发展,病鸡咳嗽、呼吸困难,有黏液性鼻漏,常伸头,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鸡冠及肉髯渐变暗红色或暗紫色。口角常流出大量黏液,为排出此黏液,病鸡常作摇动或吞咽动作。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后期排蛋清样的粪便。有的病鸡还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等,最后体温下降,不久死亡。
(3)慢性型
病鸡翅腿麻痹、瘫痪或站立不稳,头颈向一侧歪斜,或向后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受刺激后加重。除部分可以康复外,一般经10~20天死亡。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致死率较低。
[病理变化]
(1)最急性型由于发病急骤,多数没有肉眼可见的病变,个别死亡鸡可见胸骨内侧及心外膜上有出血点。
(2)急性型病变比较特征,口腔中有多量黏液和污物,嗉囊内充满多量酸臭液体和气体,食道与腺胃交界处有出血班、出血带或溃疡。腺胃肿胀,乳头出血,严重者乳头间腺胃壁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直肠黏膜常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喉头、气管内有大量黏液,并严重出血。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体侵入鸡群。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的有效手段,目前使用的常规疫苗主要有各种不同毒力的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有条件的鸡场应根据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确定免疫程序,没有监测条件的鸡场可参照以下免疫程序进行。
肉鸡
①7~8日龄新城疫IV系疫苗点眼或滴鼻,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油乳剂疫苗。
②21~22日龄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
③31~32日龄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
[治疗]
鸡群发病后,无特异治疗方法,应采取紧急免疫的措施。可视鸡的日龄大小,用IV系疫苗倍量点眼或饮水。
如果想了解更多养鸡技术视频,有任何养鸡问题及疾病问题请给我留言或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