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改革已经提了很多次,现在“靴子终于落地了”。我们来看看,重疾险到底有哪些改变。
靴子终于落地了!重疾险大改革,终于要来了!早晚要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早做好,世间没有后悔药。
一、重疾险新定义
最近,中国银行保险报对重疾险定义和疾病表做了发布,这也说明重疾险在适用版重疾规范之后将再次重大改革。新定义公布,之前在售的产品将大面积停售,对于已经配置了重疾险的人们以后再也不会买到同样的产品了。近日,据财联社消息报道,重疾险新定义的终审方案已经通过,目前正在走银保监会内部流程,预计重疾险新定义将很快发布。时隔13年,重疾定义终于要有变动了!保险公司都会在近期对在售重疾险做调整,银保监会给出的最终截止时间是:年1月31日。
新版重疾定义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参考下图: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重点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吧:
1、重大疾病病种增加:重大疾病的必含病种,从25个扩充到28个。分别有轻疾(3类)与重疾(3类),详情如下:
轻疾: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轻度恶性肿瘤;
重疾: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克罗恩病、以及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
2、甲状腺癌,不一定属于重大疾病:老版中,甲状腺癌都属于恶性肿瘤,也就属于重大疾病。新规则中TNM分期为I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不属于恶性肿瘤,也就不算重大疾病。新规将Ⅰ期甲状腺癌划分到轻疾保障里,只赔保额30%。
3、原位癌不在官方定义中:老版的重疾定义中,原位癌一般和“极早期恶性肿瘤”一起出现,作为恶性肿瘤对应的轻症。但是在征求意见稿中,原位癌既不在重疾中,也不在轻症中。
4、轻疾赔付比例调低:之前的轻疾赔付比例由保险公司自行决定,部分互联网重疾险,轻疾比例高于30%,有35%、40%、45%的,赔付比例接近重疾险的一半。现在:轻疾赔付比例不得高于30%。
5、改革之后,重疾险更贵了还是更便宜了呢?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因为重疾险的价格并不是单单由重疾定义决定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使剔除了甲状腺癌,重疾险整体价格的变动不会很大。所谓的大降价,不会出现。
二、重疾险改革内容的优缺点
一、(弊)引入分级体系,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疾病和轻度疾病,轻度赔付不超过30%。
也就是说,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这3个加起来赔付占比超过85%的病种,旧定义里是重症,新定义里要分严重程度了。最典型的是早期甲状腺癌被踢出重疾,再也不是“富贵癌”了。二、(利)新增3种重疾和3种轻症。
上面的图只是列明的是常见重疾的变化,并不全面。
Q1
增加三种重疾
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
严重克罗恩病
严重溃疡性结肠炎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大多包含这三种病症。此番仅仅是国家统计规范描述而已。
Q2
优化疾病定义
重大器官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扩展保障范围;终末期肾病、严重帕金森病等名称定义调整。
事实上,影响不大,即使买的产品是旧款。根据法律相关规定,理赔也照样可以按照最新的治疗手段。
Q3
赔付比例调整
甲状腺癌移除重疾,赔付30%额度;
三种轻症(轻度脑中风、轻度恶性肿瘤、轻度急性心梗)赔付比例上限确定30%额度;
原位癌不再列入“轻度恶性肿瘤”范畴
市面上轻中症赔付40%-60%的产品,降逐步下架。靠甲状腺癌致富的时代,一去不返。
三、(利)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症门槛变低了。以前重症的条件是开胸开腹手术,新定义里只需胸腔镜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即可(因为现在很多治疗手段已经升级了,保险也要跟着时代)。
三、择优理赔
新定义公布后,那以前买了重疾险的人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咱们太保现在已经推出了择优理赔方案。简而言之,旧产品用户理赔时可以选对自己有利的定义,以后买新产品的用户只能适用于新定义。*策的改革,我们普通人没办法去改变,抱怨消极也没有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思考,怎么做才对我们更有利?答案很简单,赶在1月31日之前买择优理赔的旧定义产品。
四、需要做什么
首先,已经买了重疾险的朋友,不用担心保单在涉及理赔时会遇到无法赔付的问题,重疾新规适用于新的产品,原有的保单在合同订立的时候就已经是确定的了,具有法律责任。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新规实行之前,尽可能地做好重疾规划,先按照原有的重疾规则配置一些重疾险,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原位癌,甲状腺癌的保险责任有所减少。
五、31种疾病
送给大家一张整理好的疾病变化表,共31种疾病,供参考。
最后,送给大家一份最新的《保险鱼骨图》,希望大家能早点配齐保险。
备注:最后再唠一唠
对于重疾险,很多人都诟病重疾“定义”过于严苛。银保监也不是为了和消费者过不去。
本次的调整大部分都指向一个目的,那就是减少理赔纠纷。
可是我们不妨想一下,随着时间推移,重疾定义是会更严格,还是会更宽松?答案是,至少会维持不变,而不是更宽松。
因为很显然,随着医学和科学进步,很多疾病的危害程度大不如前。而什么是重疾?危及生命的,严重影响生活的,这才是重疾。那么随着医学进步,关于“重”的定义,至少不会变轻。
不管*策如何变化,买保险要趁早,这条原则适合所有人!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是没必要拿健康成本和金钱代价做赌注。
保险就像游戏一样,应该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来保证对所有客户公平,即保险公司通过对客户的筛选,保证缴纳相同的保费的客户有着相似的风险水平。
因此,大部分客户体检后都会顺利承保;对于部分身体出现亚健康的客户可能会加费承保、附加除外责任承保;对于诊断结果不明确等风险无法评估的客户将做延期处理,待诊断明确或治疗好转后客户可将完整病历提交公司,由公司审核后告知客户能否可以继续投保;对于身体条件更差的客户可能会拒保处理。正是公司的严格才能保证对所有客户的公平及未来的保障。
从年4月1日起,我国施行《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电子病历的书写与存储、使用和封存等均需按相关规定进行。
根据规范,门(急)诊电子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电子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这样就意味着近30年任何一次住院病历都可以被查到,门诊的疾病史也可以被查到。而以年轻和健康作为投保资本的保险,以后真不是想买就能买了,任何一个细微病历都有可能被加费,任何一次住院记录都有可能被拒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