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61155.html前言:有阵子没有更新了,因为论文、考博、毕业考、找工作等等事情吧。而且离开急诊,现在在ICU,碰到的病种跟大部分孩子关系不是很大了,毕竟ICU里患儿的问题还是比较占少数,所以比较难找到想写的点。
益生菌是最近比较想写的一个点。
什么是益生菌:
顾名思义,对宿主有益的菌。
益生菌的种类:
不断增加,这种微生物发现的越来越多。常见的比如:乳酸杆菌菌株,如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株,如大肠埃希菌;酪酸梭菌;唾液链球菌;布拉氏酵母菌等。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
其实真正益生菌为什么益生,这里面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明白。究竟有没有效,不同研究的结论也不一致。比较公认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四种:
1.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或侵入胃肠道黏膜上皮。
2.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也就是增加胃肠道的抵御功能。
3.调节免疫系统。这个是通过做实验发现,发现小鼠模型中,几种益生菌可诱导产生保护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的因子,从而抑制了结肠炎的发生。
4.调节痛觉。这个是某研究发现一些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吃了一些乳杆菌属菌后腹痛好像缓解了,所以考虑可能有些益生菌有阿片类镇痛作用。
但是不同益生菌有不同的功能,上述的只是这一大类物质大体有这些功能,不是每一种都有这些功能,比如有些有抵抗胃酸和胆汁酸,肠道定植,以及影响肠道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因此,并非所有益生菌都一样;临床上观察到使用某种益生菌或益生菌组合的获益,未必就能推广至另一种。怎么说呢?比如说你这次吃了这种益生菌确实症状好转了,真的不代表你下次再吃这种益生菌就有效,更不代表你这个症状吃随便一种益生菌都有效。因为病情不一样、益生菌和益生菌之间也不一样、作用机制也不一样、效果当然不一样。
益生菌的来源:
酸奶和医生开的。
酸奶:虽然酸奶是普遍推荐的一种益生菌来源,但其实酸奶中的活性菌并非都能在酸性环境中很好地存活,也并非都能有效定植于菌群中,也就是说酸奶中的有些菌啊,也许在酸奶中就挂了,也许呢它虽然顽强的存活进了你的嘴,但在你的胃肠道里根本留不住,就直接被排泄出来了。此外,一些酸奶制品采用了巴氏消*,因而也杀灭了细菌。而且,酸奶中残存的乳糖可增加乳糖不耐受患者的症状。
医生开的:这个呢,跟那个自费疫苗一样,是比较有争议性的。我觉得这个争议的根本来源是还没有研究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有些医生很喜欢开;有些医生很谨慎开,不会长期让孩子吃;有些医生能不开坚决不开;
治疗的疾病:
跟大多数小孩比较息息相关的就是腹泻和便秘。
腹泻
多项研究整体发现使用益生菌能稍微缩短感染性腹泻的持续时间。没错,确实是稍微。比如缩短了12个小时、缩短了25个小时。益生菌可能有助于加速急性轮状病*腹泻儿童的恢复,比如显著减少了排便频率。
关于应用益生菌的具体类型、剂量或持续时间,以及益生菌保护机体免受特定病原体损害的机制,目前数据有限。也不清楚益生菌能否减少腹泻疾病的重要并发症,如脱水和营养不良。
便秘
便秘用益生菌,目前还是很有争议的。有些研究说有效,有些研究发现没效。说有效的那些研究呢,也是“百家争鸣“。
常见的几种益生菌
(医院药典上的)
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也就是金双歧
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慢性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腹泻及便秘。
口服。,6个月内婴儿:一次1片;6个月~3岁:一次2片;3~12岁:一次3片。均一日2~3次。
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也就是培菲康
主治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腹胀;也可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
口服。0~1岁:一次0.5克(半包);1~6岁:每次1克;6~12岁:每次2克;均一日3次。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也就是妈咪爱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口服。二周岁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二周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
酪酸梭菌糖化菌肠球菌活菌:也就是适怡
本品不被吸收,完全由粪便排出。
改善肠内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包括: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症及胃肠炎。
口服。5周岁以上儿童:一次1片,一日3次。3个月~5岁的儿童:遵医嘱。
以下是其他几种临床上比较常使用益生菌的胃肠道疾病:
回肠贮袋炎—有益于回肠贮袋炎的一级和二级预防。长期疗效尚不确定
溃疡性结肠炎—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尚未证实,所有益生菌制剂均未经过验证临床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标准益生菌对克罗恩病的疗效仍待证实。
感染性腹泻—建议诊断为感染性腹泻疾病的成人和儿童使用益生菌。如果使用益生菌,治疗应含有鼠李糖乳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
便秘—研究发现便秘儿童使用益生菌的获益有限。
肠易激综合征—目前对哪种或哪类益生菌最有益,以及应治疗哪些患者的分歧较大。确切治疗作用尚待证实,
乳糖不耐受—益生菌对乳糖不耐受患者的益处尚待证实。
肝性脑病—初步研究显示益生菌可改善肝性脑病。然而,一项大型meta分析显示,其对临床相关结局(如,死亡率和生存质量)没有明显益处。
过敏—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确切作用尚待证实。
总结:
益生菌制剂可能对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有效。但大多数研究规模较小,所用的益生菌制剂差异很大,且许多有严重的方法学局限性,因此难以得出疗效的明确结论,尤其是同已证实的疗法相比较时。此外,由于市售各种益生菌制剂的成分、剂量和生物活性有很大差异,对一种制剂的研究结果不能适用于所有益生菌制剂。人们对益生菌的热衷度不断增加,已超过了科学证据所示的益处程度。尚需进行设计良好的大型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以明确特定益生菌对各类明确界定的患者群体的作用。
题外悄悄话
临床见的病例各种各样,未经证实的现象也很多。也就是因为这些现象造成了一些医生对益生菌能不开就不开,能不用就不用的认识。一个是研究不清楚,一个是确实有些病例说不好到底是不是益生菌造成的不良后果。个人觉得,慎用,尤其是抵抗力差、有免疫紊乱、免疫缺陷的小孩,真的真的慎用,虽然益生菌打的旗号就是增强免疫力。有些婴幼儿奶粉里也有益生菌成分的,多听听医生意见,自己也多了解一下,还望慎重。不幸的病例就不说了,因为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与益生菌之间的关系。反正,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尤其是还没看透的事物,利弊谁更大也不好说。
下面这段话来自于知乎,尚未求证,以供参考:有种饮料“养乐多”号称“亿活的乳酸菌”呢!但其实养乐多就是奶粉泡的发酵了的糖水。每ml含糖量接近16g,可乐只有10g/mL,含糖量比可乐高!并且养乐多等饮料褐色,就是奶粉加水98度左右加热两个小时左右的结果。所以,养乐多要少喝!
无论便秘还是腹泻,有时候寻找病因会比大力遏制症状更重要,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机体有自己的一套菌,自己的修复能力。
涵宝小伊